带式输送机的结构设计需兼顾物料特性、输送需求和环境条件,其核心部件可分为驱动系统、输送系统、支撑系统、张紧系统、控制保护系统及辅助装置等,以下是具体组成及功能:
一、驱动系统:提供动力来源
1. 驱动电机
作用:通过电能转化为机械能,驱动输送带运转。
类型:
普通电机:适用于常规环境(如工厂生产线)。
防爆电机:用于易燃易爆场景(如煤矿、化工车间)。
变频电机:配合变频器实现调速功能,节能且适应流量变化。
2. 减速机
作用:降低电机转速,增大扭矩,匹配输送带运行速度。
类型:齿轮减速机(传动效率高)、蜗轮蜗杆减速机(结构紧凑)等。
3. 联轴器
作用:连接电机与减速机,传递动力并补偿轴间偏差。
类型:弹性联轴器(缓冲减震)、刚性联轴器(传递扭矩大)。
4. 驱动滚筒
作用:通过摩擦力带动输送带运动,是动力传递的核心部件。
结构:
表面处理:光面(用于轻载)、胶面(增加摩擦力,用于重载或潮湿场景)。
位置:通常位于输送机尾部(头部驱动)或中间(多点驱动)。
二、输送系统:承载和运输物料
1. 输送带
作用:直接承载物料并完成输送,是输送机的核心部件。
分类:
按材质:
橡胶带:通用型,适用于常温散料(如煤炭、粮食)。
塑料带(PVC/PU):耐油、耐腐蚀,适合食品、化工行业。
金属网带:耐高温、透气,用于烘干、冷却等特殊工艺(如食品加工)。
按结构:
平型带:水平或小倾角输送成件物品或散料。
花纹带:表面带花纹(如人字形、鱼骨形),增大摩擦力,用于大倾角输送。
波状挡边带:两侧带挡边 + 横隔板,可垂直或大倾角(如 90°)输送。
2. 托辊
作用:支撑输送带及物料,减少运行阻力,保持输送带平稳。
分类:
按用途:
承载托辊:支撑承载段输送带(物料侧),分为:
平形托辊(用于成件物品或薄料层);
槽形托辊(3~5 个辊子组成槽形,增大散料承载量,应用最广)。
回程托辊:支撑空载段输送带(非物料侧),多为平形。
调心托辊:自动纠正输送带跑偏,分为摩擦调心托辊、锥形调心托辊等。
按特性:
橡胶托辊(耐磨、低噪音)、陶瓷托辊(耐腐蚀,用于矿山)、缓冲托辊(带弹性胶圈,减轻物料冲击,用于进料口)。
三、支撑系统:固定和支撑部件
1. 机架
作用:支撑驱动滚筒、托辊、张紧装置等部件,形成输送机的骨架。
结构:由型钢(如槽钢、角钢)焊接或螺栓连接而成,分为头架、尾架、中间架等。
特点:需具备足够强度和刚性,适应输送载荷和环境(如露天机架需防腐处理)。
2. 支架
作用:固定托辊,分为托辊支架(支撑托辊组)和机架支架(支撑整机)。
形式:固定式(用于固定安装场景)、移动式(带轮式底盘,用于临时作业)。
四、张紧系统:保持输送带张力
1. 作用
确保输送带与驱动滚筒间有足够摩擦力,防止打滑;
补偿输送带因受力或温度变化产生的伸长或收缩。
2. 类型
重锤张紧:通过悬挂重锤重力张紧,张力恒定,适用于长距离输送机。
螺旋张紧:通过螺杆手动调节,结构简单,适用于短距离输送机(如机长<80 米)。
液压张紧:利用液压缸自动调节张力,响应快,用于大型或可逆运行输送机。
电动张紧:电机驱动丝杠或卷筒张紧,可远程控制,适合自动化系统。
五、控制与保护系统:保障安全运行
1. 控制系统
控制箱 / PLC 系统:
集成启停按钮、变频器、继电器等,实现单机或多机联动控制;
通过 PLC 编程实现自动化流程(如与上下游设备联锁启停)。
操作界面:触摸屏或远程监控终端,显示运行参数(速度、温度、输送量等)。
2. 保护装置
防跑偏装置:跑偏开关检测输送带偏移量,超限时报警或停机。
打滑检测装置:速度传感器监测滚筒与输送带转速差,判断是否打滑并停机。
撕裂保护装置:安装在输送带下方,检测物料泄漏或输送带纵向撕裂,紧急停机。
料流检测装置:红外或超声波传感器监测物料流量,防止过载或空转。
温度 / 烟雾传感器:用于防爆或高温环境,监测电机、滚筒温度及异常烟雾。
六、辅助装置:优化性能与维护
1. 清扫装置
作用:清除输送带上粘附的物料,避免污染和设备磨损。
类型:
头部清扫器:安装在驱动滚筒处,用橡胶刮板或合金刮板刮除物料。
回程清扫器:安装在回程托辊前,清除输送带非工作面的粘附物。
真空清扫器:通过负压吸附粉尘,用于高洁净度场景(如食品、医药)。
2. 卸料装置
卸料小车:可沿轨道移动,在输送机任意位置卸料,用于多点卸料场景(如仓储分料)。
犁式卸料器:犁形挡板将物料从输送带侧面卸下,结构简单但对输送带磨损较大。
3. 导料装置
导料槽:安装在进料口,引导物料平稳落在输送带中心,减少冲击和跑偏。
挡料板:防止物料溢出,通常配合橡胶裙边使用,提高密封性。
4. 防护罩 / 密封装置
全封闭罩壳或管状结构,防止粉尘飞扬、物料泄漏,或保护人员安全(如露天或高速运行场景)。 |